【一盔一带】 安全从“头”开始,骑行必须佩戴头盔!
但总能听到
不戴安全头盔的各种理由
可蜀黍却想说
你以为“关键时刻头盔真能保命”
这句话只是说说而已么
一起看看下面这两起真实案例
安全头盔戴与不戴的区别
↓↓↓
(▲两辆电动自行车同时被撞,未戴头盔者重伤,戴头盔者安全)
一、致命性头部损伤(最直接风险):
1.颅骨骨折 & 脑震荡
 ➤ 电动自行车事故中头部最先着地概率极高。
     ➤ 未戴头盔时,头部直接撞击地面/车辆,轻则脑震荡,重则颅骨粉碎性骨折。
2.颅内出血 & 脑组织损伤
 ➤ 冲击力导致脑血管破裂(如硬膜下血肿)或脑组织挫伤、水肿。
➤ 数据警示:涉电动自行车亡人事故中,约80%死因是颅脑损伤。
二、高概率重伤致残
1.面部毁容风险
      ➤ 未戴头盔时,面部直接摩擦地面,造成大面积皮肤撕裂、鼻梁骨折、眼球损伤。
2.颈椎断裂风险
      ➤ 头部撞击瞬间颈部过度扭曲,可能导致高位截瘫(如C1-C4脊椎损伤)。
三、事故后果被“放大”的真相
1.低速≠安全
      ➤ 即使车速仅20km/h,摔倒时头部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从6米高空坠落(约2层楼高度)。
2.二次伤害加剧
      ➤ 事故后若遭后方车辆碾压,头盔可抵挡部分碾压冲击力,无头盔者生存率急剧降低。
一、头盔的保护
当事故发生时,骑行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,起到缓冲、减震的保护作用,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%,死亡率下降40%,不戴头盔头部损伤率是戴头盔的2.5倍,不戴头盔致命伤是戴头盔的1.5倍。头盔对于电动自行车驾驶者来说,相当于轿车驾驶员所系的安全带,是骑行者遇到危险时的最后一道防线。可能一个头盔,就能将你从鬼门关拉回来。
二、头盔的好处
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大幅度减少对头部的伤害,因为头盔光滑的半球性可使冲击力分散并吸收冲击力,而且头盔鲜明醒目的色彩,在骑车时容易让其他车辆驾驶员注意到,在碰撞的时候头盔能够大大降低头部受到的损伤。
三、缓冲层的作用
头盔的缓冲层能够吸收外部的巨大冲击能量,减轻对头部伤害。外壳坚硬的头盔如果没有缓冲层,当遇到外力冲击时,外力将通过坚硬的外壳直接作用于头部,使头部受到严重的伤害。
骑行电动自行车上路
请您务必做到以下几点
对于所有电动车骑乘者来说,头盔是遇到危险时的第一道防线,骑行时一定要戴好头盔。同时,头盔带而不戴、戴而不扣,对于保护头部没有任何作用,戴头盔时要将绑带调整到合适位置,并系好搭扣。
在有红绿灯的路口不要闯红灯,注意观察,切记不可图一时之快,抱着侥幸心理闯红灯!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,要注意观察,确保安全后再通行。
非机动车要走非机动车道,不要在机动车道上与小汽车、大货车等车辆“硬碰硬”。电动车一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,只会是受伤害更重的那一方。
↑ 电动车走机动车道逆向行驶,被小车撞倒。
当前,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广大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,但部分骑行者因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,在交通事故中承受严重伤害。在此,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:
做佩戴头盔的践行者,佩戴合格的安全头盔上路,同时自觉摒弃电动自行车逆行、闯红灯、不走非机动车道等交通违法陋习。
做佩戴头盔的宣传者,积极发挥模范引领作用,经常性向亲朋好友开展驾乘电动自行车要规范佩戴安全头盔宣传,提醒规范佩戴,引导群众自觉遵守交通秩序,摒弃交通陋习。
头盔相随,安全相伴。正确佩戴安全头盔,既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负责,也是个人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。全县广大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要率先垂范,严格遵守佩戴安全头盔要求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从“头”做起,自觉养成佩戴安全头盔的良好习惯,人人争做文明使者,用实际行动创造安全、文明、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。
安全无小事,生命只有一次
为了您的安全和家人的幸福
请您在骑行电动自行车时
一定佩戴好安全头盔!
提醒身边的每一个人
安全从“头”开始
平安由心出发
                    
		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			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游客